中国教育报双一流地方本科高校不应置身事外

来源: 时间:2018-03-26阅读:

双一流:地方高校不应“置身事外”

随着国家颁布“双一流”建设方案,各省市纷纷出台未来五至十年的学科发展规划,以期培育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一流学科或一流院校。从当前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来看,大多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学科排名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为主要依据,着重对高水平科研成果(主要是在国外SCI/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其科学计量学指标的数据表现)进行考察。

据统计,当前中国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大致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约80%的学科来源于部属高校,20%来源于地方高校;第二,即使地方高校的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也大多排名靠后,有的甚至在1%线左右波动;第三,所有的“985工程”大学均有至少一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而95%的地方高校没有一个学科能够进入。

因此,在创设“双一流”的进程中,热热闹闹的似乎都是部属高校。综合型的“985工程”大学以众多的优势学科为支撑,势要问鼎世界一流大学,单科型的“211工程”大学以特色的优势学科为依托,将优势拓展至关联学科,力图追赶部分“985工程”大学。相较于部属高校的踌躇满志,大部分地方高校似乎有些信心不足,迎头赶上不太乐观,原地踏步却唯恐落后。创设“双一流”似乎只是部属高校的“军备赛”,与众多地方高校关联不大。

我们认为,创设“双一流”,地方高校不应“置身事外”“隔岸观火”,而应该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洞察机遇,密切依据院校的传统与特色制定对接“双一流”的学科规划方案。从“双一流”建设的基本逻辑来看,若干一流的学科群形成一流大学,而若干关联的一流学科形成一流学科群。因此,地方高校创设“双一流”的出发点应聚焦于学科。

扶持主导学科:基础的、支撑的、品牌的

扶持主导学科是地方院校的立校之本。主导学科是学校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提供强大的内驱力。无论一所地方高校是否有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或教育部学科评估前十名,它都应该具有至少一个主导学科。这门学科往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学校在自身传统和社会需求的博弈之间积淀形成。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应该密切立足主导学科的建设,通过修炼“内功”,夯实主导学科实力,积极建设一支老、中、青年教师传帮带扶、干劲十足的师资队伍,推动教学科研相结合,多管齐下,同时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成为学校发展的“顶梁柱”,以自身发展带动、支撑其他学科发展,从而形成院校、区域乃至全国独特的品牌学科。

以地方高校中的师范院校为例,其教育学科可能暂时未能在国内外的学科评估中有较高的显示度。但若能够审时度势,依据社会需求制定科学规划,持续改进加强自身实力,带动教育学科领域的农村教育、幼儿教育或特殊教育等学科发展,支撑体育以及艺术教育等学科的发展,那么其教育学科可能成为“区域一流院校”的支撑学科、全国“领域一流”的品牌学科。

培育特色学科:民族的、国家的、世界的

培育特色学科是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特色学科往往是学校发展所高举的大旗,能够显著提高学校的辨识度。它可能是学校的支撑学科或支撑学科所派生的子学科,也可能是独立于支撑学科之外的新兴学科。

学科“特色”的培育往往与中国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或社会发展特征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学科的发展是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兴旺和全世界的福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ESI或教育部的一级学科评估的学科分类来对特色学科进行审视,因为特色往往体现在二级学科甚至某一具体领域,大而全的学科分类会抹杀学科特色。

对于位于特定地域的地方院校,应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专业。以西藏藏医学院为例,它依托藏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了藏医和藏药两大国家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预防保健学、藏药方剂学、藏药药理学三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并构建藏医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形成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对于所处地域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的院校,应着力围绕文化特色“大做文章”。以位于“孔孟之乡”的曲阜师范大学为例,它围绕“孔子研究”,成立孔子文化研究院以及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如“苏格拉底相遇孔子”中国—希腊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虽然曲阜师范大学的支撑学科——应用数学在国内外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但相较而言“孔子研究”却成为其更为靓丽的名片。

对于自身学科具有深厚的办学基础且社会具有强烈需求的院校,应进一步优化办学特色,提高社会美誉度。例如于1927年3月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现南京晓庄学院,拥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2个国家“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其中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和教学名师,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拓展应用学科:实用的、服务的、贡献的

拓展应用学科,主动服务于区域发展需求,是地方高校创设“双一流”的必由之路。虽然早在上个世纪,著名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大声疾呼:“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社会所需要的东西(needs),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wants)。”但事实上,当前很多大学过度地追求了“社会所需”忽视了“社会所要”。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只有通过保持较好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各式各样的社会需求,也只有社会需求得到满足时,社会才能给予教育系统更多的支持。因此,虽然弗莱克斯纳之音值得警醒,但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所涌现的机构,如美国的州立大学、英国的“新大学”及德国、芬兰的应用科技大学显然证明了这一道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更是如此,只有扎根吾土、服务吾民,才能使学科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我们认为,评价应用学科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在于是否能够产出实用的人力、智力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需求,从而为区域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因此,地方院校在规划自身学科发展时,应着重考虑是否按照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来设置、发展应用学科,是否能够提高完成当地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的研究能力,是否能够推广更有市场前景的专利转化等。“把研究做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百姓家”是创设“双一流”进程中地方高校的必然抉择。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05月09日第05版 作者:黄俭 王传毅

作者黄俭系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传毅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