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平顶山学院委员会文件
平学院发〔2011〕2号
★
中共平顶山学院委员会 平顶山学院关于
印发《平顶山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院(系),各部门:
《平顶山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年2月26日业经平顶山学院二届一次教代会暨工代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
附件:《平顶山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平顶山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1年2月26日平顶山学院二届一次教代会暨工代会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是我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抓住用好机遇大有作为的时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校内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从以师范教育为主到多科性办学的转型,学校呈现出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的良好局面,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由2005年的8800多人增加到17200多人,其中本科生达到了70%,继续教育学生由4700人增加到近10000人。
2、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完成了老校区土地置换,实现了资源整合;新增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42.9万平方米,新校区总体规划主要项目基本实现,办学功能逐步完善。图书资料、实验室、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不断增加,设备总值由1420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人员编制由434名增加到1027名,财政供给经费由2005年的69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2600多万元。
3、师资队伍总量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先后引进高学历人员287人,109名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职工总数由2005年的664人增加到952人。其中,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历(学位)的471人,占专任教师的67.3%;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以上职称人员160人,占专任教师的22.7%。
4、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搞好传统优势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遴选确定了4个A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B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重点建设实验室。生态学获省级重点学科;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实验室获省林业厅重点实验室,达成了学校、省林业厅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共建协议;建立了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院士工作站。
5、专业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逐步显现,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本科专业由13个增加到37个。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6、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术影响力得到提升。科研立项及成果获奖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2项;结项(鉴定)省(部)级科研项目58项,完成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49项,其中获奖项目47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被SCI、EI、ISTP、CSSCI收录50篇。教师出版学术著作34部。成立了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陶瓷研究所、“三苏”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召开了伏牛山文化圈全国研讨会、海峡两岸《歧路灯》学术研讨会和当代著名作家林蓝作品研讨会,编辑出版了《文史知识》平顶山历史文化专号,
7、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取得突破。成立了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与英国达德利工学院合作办学项目招生达到1000余人,平顶山学院BTEC中心挂牌,成为河南省唯一一所获得正式授权的BTEC中心。与台湾南华大学结为姊妹学校,双方在学术交流、师生互访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为合作开展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基础。
8、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行政管理日益规范,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受教育,广大师生得实惠;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惩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有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校园风清气正、人和业兴、和谐稳定。
(二)基本经验
1、解放思想是前提。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才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发展战略,找准发展定位,推进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2、科学发展是主题。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有效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矛盾和难题,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3、改革创新是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才能实现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新期待。
4、依靠师生是基础。只有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学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学院精神,才能形成推动学校长足发展的强大合力。
5、党的建设是保证。只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院(系、部)党总支政治核心、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6、上级党委政府热切关怀、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是关键。只有不断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取得充足的发展资源,才能不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机遇来看,一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赋予高等教育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二是我省新世纪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又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努力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和富民强省的中心任务,这就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重要契机;三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校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搭建了较好的发展平台,全校上下人心思进,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致力发展的氛围浓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态势、气势。
从挑战来看,一是国际挑战。特色、质量与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最为关注的话题,在先进的国际化思想、理念和方法不断涌入中国的同时,国际上高校对生源的竞争也给国内高校带来了新挑战;二是国内挑战。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之高,如何在办学资源紧张、办学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未来的高等教育竞争中,随着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由学历转为能力,一些特色鲜明、有比较优势的职业院校和民办高校,不仅能够得以生存,而且还会加快发展,从而对我们这样实力不够强、内涵建设不足、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的地方高校,无疑也是一个激烈的竞争;三是学校自身不足,作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地方高校,在管理体制、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教学科研投入等方面与省属高校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科优势不够突出,科研实力不强,学术领军人才匮乏,对外合作与交流拓展不够,办学资源紧张,资金短缺,可持续发展条件不足,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综合实力不强,教育教学观念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如何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增强忧患意识,把学校放到河南建设发展的大局中去定位,放到国家发展的全局中去思考,放到国际竞争的格局中去谋划,更加务实地分析形势,更加敏锐地把握机遇,更加积极地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真正把学校办成一所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大学。
三、“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质,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发展战略,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服务社会经济为落脚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战略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等各项指标进入全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前列,努力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本科教育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教育质量上乘的教学型、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
(三)总体思路
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升层次”的基本思路,坚持“一条主线,两个突出,三个创新,四个保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条主线:把育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内涵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两个突出:一是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突出办学特色,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内部管理等方面彰显办学特色。
——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二是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创新学科特色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着力培育学科梯队,凝练学科方向,依托7个学科平台,丰富学术成果,培育学科特色。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相关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培育和建设若干个具有特色、富有优势的学科群,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三是创新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紧紧抓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依托现有优势学科专业和人才集聚优势,把触角深入到企事业单位等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大力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培训、科技攻关和咨询服务。
——四个保障:一是加强党的建设,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二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加强教学支撑体系建设,完善校内公共服务体系,为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四是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强化资金管理,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主要目标
(一)在学规模
到2015年,在校生达到18000人左右,其中,前两年基本稳定在17000人左右,后三年逐步增加到18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学生稳定在6500人左右。
(二)学科建设
新建省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学科10个左右。争取建成硕士点3-4个,招收硕士研究生30-50人;广开渠道,积极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争取建设1-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打造5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培养1-2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5-10名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遴选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担任研究生导师30-50名。新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
(三)专业与课程建设
优化专业结构,新增8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45个,优化专科专业。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争取建设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7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校级特色专业。加强课程建设,争取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8门省级精品课程、55门校级精品课程, 60门以上课程实现课程资源网络化,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全校性任意选修课程体系。
(四)科学研究
力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突破10项,省级课题100项以上,省级奖励50项以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4000篇,其中CSSCI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00篇以上,SCI、SSCI、EI、ISTP、AHCI等检索系统收录100篇以上。出版有影响的专著、译著、教材10部以上。力争科研经费1000万元。
(五)师资队伍建设
到2015年,专任教师达到900人,聘任兼职教师200人,生师比控制在18:1以内。引进、培养博士10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80%以上。教授达到100人,高级职称人员达到30%以上。培养和选拔校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25名、教学名师2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教师70名左右。引进和选拔培养10名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争取20人进入平顶山市“鹰城学者”行列、5人进入河南省“55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建成校级教学团队10-15个、校级创新团队5个,申报成功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
(六)办学条件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00万以上,总价值达到9000万元;建成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各专业的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95%以上。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年进新书2.5万余种10万册以上,纸质图书总量达到130万册以上;年订中外文报刊2000种左右,购买及共享电子图书30万册;建设各类中外文数据库10个左右。启动三期工程基本建设,新建教学行政用房10万平方米、运动场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2.6万平方米。
(七)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
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与合作,继续做好现有中英合作办学项目(BTEC HND五个专科层次项目)。积极寻求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及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创造条件,招收国外或境外留学生。争取与国内10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研究关系,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互派专家学者讲学。每年组织召开1-2次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
(八)社会服务水平
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积极开展社会成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文化普及工作。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服务,主动开展对策性、规划性研究,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九)校内公共服务体系
完成新建楼宇网络建设,推进纯IPV6网络建设,优化网络应用服务,建设高度集成的电子校务平台和数字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保证校园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安全通畅,实现后勤服务的标准化和“安全、节约、满意”的目标,使后勤服务达到省内高校先进水平。
(十)校园建设
搞好道路建设,完善交通标识。加强校园绿化,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适时建设硬质景观,形成园林、广场、雕塑、建筑和谐互映的校园风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精神,培育大学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建设文化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五、主要措施
(一)坚持质量立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质量立校”战略,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改革意识和教学创新意识,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明确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体系。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要求和培养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既能保障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实现,又能使有特长的学生实现自主选择目标。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积极试行弹性学制和主辅修制。实行课程讲授主讲教师制,制定完善教授、博士为学生讲授基础课的实施方案。完善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课外创新创业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规范创新学分认证程序。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二级院(系、部)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加强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源质量和素质。
3、加强教学改革研究。鼓励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研究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改革与研究。支持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开展横向合作课题研究。
4、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建立教学经费保障机制,按照逐年增长的原则,逐步使四项教学经费达到学费总收的25%。加强实验室建设,整合资源,提高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开放实验室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加强特色教材建设,出版一批能够代表我校教学科研水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有一定影响的自编教材。进一步拓展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途径,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见习、实训、实习场所,进一步规范各类实习基地建设。
5、切实做好迎评促建工作,确保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契机,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的评建工作机制,认真制定落实评建工作方案,积极推进评建工作。按照“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深入把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内涵,查漏补缺,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运行机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大力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坚持开展教风学风建设活动,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崇学术的风气,以浓厚的学术氛围感染师生、陶冶师生、促进师生勤奋进取,精心打造学术校园。
(二)坚持人才兴校,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实施“人才兴校”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立足培养,积极引进,强化管理,发挥优势,放手使用,逐步建立以业绩为重点,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
1、积极推进“111工程”。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制定奖励和资助政策,确保落实到位,以提高高级职称、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根据实际需要,在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每年有计划地选派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脱产进修、访学或培训。尤其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方案,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2、积极引进,着眼引才引智并举。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推进柔性引才引智工作。要重点引进特色学科专业急需、规划申报硕士点等高层次人才。要制定并落实引进政策,为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术环境。
3、加强团队建设。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建设。建立科学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每年重点选拔和培养上述三支骨干力量30人左右,并对校级以上的优秀教学和创新团队给予资助。
4、加强高层次人才动态管理,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扎实、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在合理调整、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基础上,设立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完善职务聘任办法,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制和教师职务聘任聘用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评聘分开,加强聘后管理。建立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
(三)坚持科研强校,有效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本着实现重点突破、彰显特色的原则,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优势,凝炼方向,整合队伍,打造平台,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1、狠抓科学研究,提升学术水平。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基本方针,大力加强科学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重点培育基础比较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加大学科建设投入,改善学科建设条件。建立学科发展专项基金,扶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新设学科和硕士点申报学科,改善学科建设条件。提高科研奖励和科研资助层次,向重点学科、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倾斜,向发展潜力大、后劲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倾斜。
3、汇聚优秀人才,建设学科队伍。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学科梯队。优化学科梯队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完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的遴选和管理办法,不断加大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与引进力度,抓好重点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和学术骨干等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使优秀人才发挥在学科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4、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鼓励支持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使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多,质量有较大提高。促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不断涌现,提升学术研究的层次。修订完善科研奖励机制。逐年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和配套。
5、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影响力。要有计划召开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专家来校讲学。依托国内知名高校,以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平台,在研究生培养、学术信息、学术研究与学术前沿等方面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
(四)坚持特色名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特色名校”战略,立足办学传统和地方需求,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找准定位特色。继续立足于教学型、地方性、多科性的办学定位,强化错位竞争理念,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和平顶山市率先实现崛起,提前全面小康,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区重要战略支点的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和应用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地方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凸显区域特色。大力强化学科建设的区域性特色,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研究,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体系,增强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强伏牛山文化、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三苏”文化、陶瓷艺术、民族音乐等研究,要承担尽可能多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课题,积极为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学校服务地方工作呈现更多特色和亮点。
3、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特色。要紧紧围绕平顶山市打造中原电气城、能源化工原材料基地、食品加工基地、设备制造基地的战略规划,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聚集优势,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更多地参与政府决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服务;自然科学学科要加强科研成果应用化、市场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要优化校内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打造科研平台,努力在高水平成果、高级别课题、高层次奖励、高额度经费、高参与度和贡献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加强科研人员创新拼搏精神、学术道德修养、学术规范管理和教育,努力做到管理科学,服务到位,统筹兼顾,努力建设一支在内善于合作求强、在外善于争取项目,名气名声俱佳的学术队伍。
(五)加快校园基本建设,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校园基本建设既要适应现代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又要通过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先进的功能配置来体现时代特征。
1、稳步推进三期基本建设。运用市场机制和高校基建通用规则,学生公寓采取“只建设,不投入”的形式,第二学生食堂采取“只监督,不经营”的形式,实验教学用房采取BOT形式,“只租赁使用,不投入”形式,寻求客商建设;体育馆建设采取“只出地皮和管理使用,不投入”的形式,择机建设;学术交流中心采取“只监管,谁投入谁经营”的形式,早立项和开工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博士专家公寓。稳步完成学校基本建设规划任务,各项指标不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2、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保障能力。进一, 步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确保本科实验教学需要,基本满足科学研究实验需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提高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完善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仪, 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3、努力建设绿色环保型数字化校园,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按照“统一规划, ,分步施工”的原则,逐步搞好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内的绿化,适当建设景观点,增强学校的生态宜人功能。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强化应用”的原则,加快校园网升级建设,提高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先进技术,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加快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集成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特色资源库的建设,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4、努力开源节流,逐步解决学校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刚性预算,确保预算计划完成。要积极争取市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各界捐助,还要利用社会资金、增加信贷资金,推进校企合作、校县区合作,以服务求支持,增加财务收入。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挖掘学校内部潜力,确保本科教学合格评建和学校重点建设工程的资金需求,确保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经费需求,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运转。牢固树立勤俭办学意识,健全经费开支约束机制。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1、坚持和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决策机制、决策程序,不断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逐步建立“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积极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进程,完善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完善重大事项向老干部、党外人士通报制度、教代会和工代会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2、积极推进校、院(系、部)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责权利相一致的校、院(系、部)二级管理体制。积极推进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院(系)人财物管理权限,进一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完善两级管理运行机制,确立院(系)管理办学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强化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服务意识,淡化管理的行政化现象,克服管理中“官本位”倾向,实现人本管理,推动学校管理上层次上水平,调动教学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人、事相匹配,职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岗位设置与聘任制度,坚持竞争择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人事分配制度,逐步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促进人员结构整体优化。
4、继续推进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学校宏观管理,发挥院(系)主体作用,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
5、深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6、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尽可能多地惠及师生。要切实做好教职员工工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随着学校的发展,要逐步提高教职员工的生活待遇,改善教职工生活、工作条件。要关注教职员工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要构建完备的奖贷助补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稳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增加毕业生就业人数。
(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1、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抓好“三进”工作。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法制观念等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关爱他人、奉献社会。高度重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要关心青年教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和学习,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2、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和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和执行力。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思想敏锐、团结务实、作风民主、清正廉洁、工作高效的坚强领导集体。建立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深入开展执行力教育,着力提升工作效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基建、财务等方面的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形成制度、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主线,创造性地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大学生课外活动。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切实抓好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加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团学组织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4、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校园和谐稳定工作。要牢固树立稳定是硬任务的观念,切实做好学校安全稳定。要认真对待师生员工合理诉求,努力化解不和谐因素。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继续加强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发挥人防技防的作用,确保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持续安全稳定、处处文明祥和的校园环境。
主题词:“十二五” 事业发展规划 通知 |
平顶山学院党委办公室 2011年3月1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