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把“政产学研协同”作为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路径,坚持“六个对接”,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合作单位对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前期调研、咨询及论证等工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来自政府、其他高校、行业企业的专家占比超过50%。学校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各专业在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的基础上,邀请合作单位代表参加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准确把脉各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行业、对应的岗位群、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置等内容,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符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二是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合作单位对接。发挥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学校遴选一定数量的行业教师加入教学团队,推进建设校企一体、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现已备案建设校企联合双师型教学团队18个,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年均7000余人次。加快校企联合双师团队建设,学校制定了《平顶山学院关于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办法》《平顶山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认定管理办法》和《行业教师管理办法》,设立了“双师双能型”教师专项基金,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选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及高级管理人才到校兼职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近一年来,学校柔性引进特聘教授、行业专家50余人;共选派122名专任教师到企业、行业等一线进行实践能力提升,外聘130余名行业兼职教师。
三是课程建设与合作单位对接。学校推进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工程”,围绕“专业入行、能力提升、双创深化”三大主题,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目标,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引进行业课程,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真实案例,将产业和技术的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近两年来,校企合作开展课程改革100余门,推进建设行业课程30门。
四是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合作单位对接。学校根植地方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依靠政府引导,牵手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努力构筑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联合建设面向职业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截至目前,学校和30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和平顶山市政府、汝州市政府、平顶山市宝丰县、鲁山、郏县、新华区政府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共建7个行业学院,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80余个。平顶山森源电气有限公司专门为学校设计建设了一条实训生产线,与汝州市政府共建的“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习实训基地”每月划拨给每位大学生创客2000元扶持经费,2017年校企共建“大河传媒学院大学生新媒体发展协同创新工作室”项目被评为全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精品项目。
五是教学过程与合作单位对接。学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涵盖课内实验教学、校内集中实训、第二课堂活动、毕业设计,以及校外专业见习、生产实训、毕业实习等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教学平台资源,校企合作引入行业技术应用,推进真实场景下真学真做,教学过程与合作单位对接做到专业100%全覆盖,应用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来自实践一线的课题占比平均达到80%以上,艺术、设计类专业实现了以作品形式完成毕业设计。
六是教学质量评价与合作单位对接。学校鼓励各专业探索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外部化、市场化,行业技术专家进课堂、行业专家担当毕业论文答辩、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评委等已成常态。基于校企共建教学平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真实案例,采用问题研讨、社会调查、小论文、项目策划或方案设计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深化能力导向的考试评价方式改革,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2016年以来推进课程考核改革300余门。学生作品直接面向行业、市场接受检验,陶瓷学院已连续举办“大学生陶瓷创业集市”68期,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直接参与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电视剧、院线电影、电视栏目等制作,为政府、企业单位策划制作宣传片150余部,拍摄的《襄城味道》系列文化美食纪录片,网络点击量达100万人次,与平顶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河南平顶山李绿园:用心读书亲近正人》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头条播出。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建成了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省广告传媒业中原最佳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北方陶瓷产品设计师培训和考试基地、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评选考试基地和河南陶瓷艺术大师评选考试基地,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平顶山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