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的报告: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 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 时间:2021-03-15阅读:

2020年11月  杜玉波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共同参加在郑州大学举办的“2020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参加这次论坛年会的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不论是对于世界还是中国,2020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高等教育将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和发展,是大家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上个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新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围绕这个主题我谈几点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和环境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与国家战略需要同频共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们要置身新发展格局,深刻思考和回答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之问。
   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要毫不动摇。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有意识形态的属性,都有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价值和责任。我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始终站稳这样的立场,树牢这样的观点,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着力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中坚力量,这对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在人才培养的地位上,要持续巩固。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功能,但是最核心的还是培养人才。看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不是看一时的规模、数据,而是要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杰出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国高校应更加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更多精力聚焦到提高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上,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培养勇于为党分忧、为国担当、为民族复兴担负责任的时代新人。
   在人才培养的路径上,要尊重规律。人的培养过程带有普遍的规律性,遵循规律则事半功倍,违背规律则事倍功半。办好高等教育,要遵循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的统筹规划和设计,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到价值引领融为一体,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 优化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教育布局结构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对任何一个强国而言,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都有一个战略考量。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区域城乡、学科层次等方面依旧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且成为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构建新发展格局,应该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形成大循环,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也是同样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
   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关键在缩小差距。高等教育要适应新发展格局,既需要东部发达地区的率先引领,又需要中西部地区的迎头赶上,还需要各地方高校的创新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政策资源、财政资源、人才资源的供给不平衡,造成高校空间布局上的不合理,呈现东部资源密集、中西部稀疏的“东高西低”格局。当前,要在政策引导、资源投入上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高校倾斜,加快实施新一轮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依托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促进高校主动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关键在以特求强。学科专业建设应坚持有选择性的发展,要小而精,不要大而全。但不少高校仍热衷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存在资源分散、只见“高原”不见“高峰”的问题。要坚持把社会需求作为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因素,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建设好一批能够支撑国家急需、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学科专业布局。
   建设分类办学体系,关键在错位发展。我国高校的类型层次应从“金字塔”转向“五指山”,形成梯度、对接需求,实现差异化发展。多年来,我国相当数量高校存在办学同质化现象,盲目攀高,一味追求学术型。解决这一问题,要针对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区域需求,加快形成分类评价的体系标准和管理政策,构建起与我国大国地位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体系,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环境下,从同型竞争走向错位发展。
三、提升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创新服务能力
   世界上的任何一所大学,首先属于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它要以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为己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不是被动应对和权宜之计。当前,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问题仍然突出。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应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在服务支撑国家人才需要和创新需求等方面担当更为重要的责任。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当主力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高校要通过调结构、搭平台、创载体、建机制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要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强化基础研究,甘坐冷板凳。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机关”,是技术研发的源头活水。夯实基础研究,才能为科技实力的持续增长备足后劲。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板凳甘坐十年冷”且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占领制高点。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创新人才聚集等优势,应当在服务国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面担当重要责任。面对国家战略需求,高校要进一步研究破解政策制度障碍,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探索开展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需求。
   四、 形成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教育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的难题。教育评价既有国际公认的标准,也有适合本国实践的特色体系。我国的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愿景,必须多措并举、全面发力,探索形成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教育评价机制。
   注重理念革新,思想先导。科学理念是正确实践的思想先导。各级各类学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将立德树人摆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学生评价体系。要着力破除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和做法,对学校不再简单以升学率来评价,对教师不再简单以考分排名来评价,对学生不再简单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用人不再简单“唯名校”“唯学历”是举。
注重破立结合,以立促破。要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在唯与不唯之间找到平衡,搞清楚从哪里突破、规则是什么、路径是什么。比如,破除“唯分数”方面,破的是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立的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回归育人本质;破除“唯论文”方面,破的是把论文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发展晋升的核心指标,立的是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注重综合施策,协同发力。构建新的教育评价机制,需要运用整体思维,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具体来讲,就是要认真践行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价值导向,改进结果评价,扭转功利导向;强化过程评价,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增值评价,挖掘发展潜能;健全综合评价,力避片面倾向。
   五、 完善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大学治理结构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要构建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职能部门和专业院系为依托,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理事会等为支撑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不断释放办学活力,激发办学动力,推进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办学方向。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根本制度,党委领导重在谋划和决策,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校长负责重在实施和管理,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使职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使学校发展建设与党的建设同步谋划、与党的组织同步设置、与党的工作同步开展。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落实立德树人。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构建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相统一、校内教育和校外培养相协同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坚持融合贯通,建立既与中小学德育相衔接,又真正适合大学生成长特点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坚持系统思维,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形成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汇聚办学合力。要加快推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基本框架,充分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联动的工作优势,形成高效、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要注重激发院系“中场发动机”的作用,把党的教育方针和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到院系的各项工作中来。要把学校的学术组织和群团组织作用发挥好,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既相对分离,又相互促进,形成相得益彰的良好工作机制。
   六、开拓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开放合作局面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层次和水平。”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正面临着“发展中的挑战”“打压中的突破”“开放中的博弈”等复杂局面,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新压力新挑战。应顺势而为、应时而动,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教育交流合作,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开放合作局面,提升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合力解题”。扎根中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根本原则和立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融通中外是对外开放的内在逻辑和方向,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联合攻关,汇聚全球资源和天下英才“合力解题”,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姿态应对全球共同威胁和挑战。
坚持有选择的“请进来”、有章法的“走出去”、有目标的“深参与”。一方面,面向全球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人才培养力。另一方面,争取与国外高等教育多对话、多来往,有进有出、相得益彰,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扩大对外影响力。特别要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深度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价标准、规则等的制定,在教育合作中提升国家形象,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深化国际融合力。
   坚持开放共享与合作共赢,营造发展新格局。这次疫情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要秉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新姿态,体现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使命、格局与担当精神,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建立起健康的可持续性合作关系,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就。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相信,在与会国内外嘉宾的共同努力下,世界高等教育一定会积极有效应对各种新挑战,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